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嘉」有老寶貝 重塑生命新價值

當前台灣的社會正面臨四股勢力的影響,即全球化、知識化、後現代化及少子高齡化,其中影響最直接的莫過於少子高齡化。由於人口結構的改變,將使得老年人口成為社會上最龐大的人口族群,而家庭結構之轉變意謂著老年人將成為孤立的、與家庭隔離並且缺乏與他人互動的一群。因此,隨之而來的衝擊,除了是高齡人口議題的浮現外,老年人將因為缺乏與其他年齡層的互動以及相處的機會,而使得與孫子輩之間的隔閡產生。因此,在當前台灣也正面臨著人口與家庭結構變化,進而影響著高齡人口甚至社會整體甚劇之時,提供一個讓高齡者學習的機會似乎已成為一必要的途徑。
「學到老,才能活得好」。高齡者參與學習的意願與能力逐年增加,終身學習風潮也在高齡者的生活場域中日漸重要。提早退休在社會各層面也形成風潮,這些早退者也需要新的學習和社會參與。
    嘉義市社區大學提供高齡者與提早退休者共同的學習平台;在跨代學習的過程中,提供精心設計的豐富學習活動,讓長者們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重新塑造生命的新價值。

一、促進中高齡志工社區服務以提升其生命幸福感
根據高雄醫學院與成大醫學院精神科(2000)曾對台灣地區1500 名,
65 歲以上的老人做社區調查中發現,老人憂鬱症患者竟高達21.1%;此外,林口長庚醫院及高雄醫學大學(2000)的研究發現,老人憂鬱症的盛行率約 12.9%到21.7%,其中重度憂鬱症達6.2%,輕度者為6.8%到15.5%,比10 年前增加10 倍以上。台灣老人輕度憂鬱盛行率,已名列世界前幾名。研究建議應多推廣高齡者參與志工活動,以避免其產生負面情緒,原因在於投入志工服務不僅增加活動的機會,在服務過程中的回饋更能滋養高齡者的心田,對身心健康應有正面影響。
許多有關高齡者幸福感的研究發現,幸福感來源之ㄧ是「給予社會支持」
因素,是以高齡者從事志願服務能為生活產生正向的影響:包括促進與改善身心健康狀況、生活滿意度明顯提升、生活適應能力增強、結交朋友、自我肯定、獲得成就感,及學習新知能、發揮個人潛能等等,這些影響因子與高齡者幸福感的幾個衡量面向相當吻合。
二、結合高齡友善城市願景,促進人力資本再運用,讓『志工』也是『智工』
嘉義市擁有豐富醫療資源,因此成為台灣第一個試辦城市。如何在漫
長的高齡生涯中,過得健康、充實、愉快,是每個高齡者、以及正要邁入高齡門檻者,所要面對的議題,也因此高齡人力資源妥善運用與再度運用,儼然已成為未來人力資源規劃之重要思考方向。年長者由於擁有多年豐富的經驗和良好的判斷力、反思、同情心,且能以辯証的方式去整合經驗、情意、認知和動機,實是社區的瑰寶,在許多文化中,老年人因為他們多年的經驗而被尊敬,甚至被稱為「高齡智者」。環顧歐美各先進國家在高齡人力的開發與運用,長久以來就很重視與關心,並且結合社區行動,使得高齡人力得以有效、有計畫的規劃與利用。
日本人民男女平均餘命皆在80歲以上,因而政府部門相當重視,對退休後尚有高達20多年的生活,加以管理、規劃,配合民間團體協助退休老人生涯發展。其老老人志願服務團體,以市或町為單位組成,設立的目的主要在運用退休老人的專長或經驗,展開對社區之服務活動。這種類型非常接近以高齡智者為核心的社區高齡人力資源開發的理念(李瑞金,1998)。生命是不斷成熟的歷程,如果個體能夠順應生理、心理、和社會的老化,就能夠活的更久、更健康、更自在(黃富順,199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